113307000025923025/2022-01952
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发改委
2022-08-04
主动公开
朗读
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一、“十一五”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4
(一)现实基础. 4
(二)主要挑战. 6
(三)发展机遇. 7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着力点. 11
三、推进城市群一体发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 13
(一)明确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 13
(二)优化城市群空间功能布局. 15
(三)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 17
(四)建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 18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9
(二)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21
(三)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21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22
(五)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22
五、合力培育城市群主导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3
(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
(二)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 24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8
六、完善城市群基础设施,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32
(一)外通内联、完善网络,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能. 32
(二)适度超前、优化结构,强化能源动力保障. 33
(三)整合资源、共享数据,提高信息网络效能. 33
(四)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强化水资源保障. 34
(五)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35
(六)开源节流、集约利用,强化土地资源保障. 35
七、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36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37
(二)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38
(三)扩大利用内资规模. 38
(四)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39
八、打造生态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0
(一)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40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41
(三)加快建设生态市. 41
(四)形成节约型社会导向机制. 42
九、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43
(一)全面建设教育强市. 43
(二)着力建设科技强市. 44
(三)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45
(四)大力建设卫生强市. 46
(五)努力建设体育强市. 47
十、全面建设“平安金华”,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48
(一)提高城乡就业水平. 48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8
(三)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49
(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50
(五)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 51
十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51
(一)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52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52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53
(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54
十二、规划保障措施. 55
(一)加强城市群统筹协调. 55
(二)完善发展规划体系. 55
(三)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55
(四)强化发展政策导向. 55
(五)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56
“十一五”时期正处于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在全省继续保持追赶态势,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浙中城市群,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是今后五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要素资源短缺、环境和市场约束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和公共突发性事件增多等困难,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构建大框架、培育大产业、实施大开放、优化大环境,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2005年底为1055.3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8%,人均GDP达到23302元,年均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8.84亿元,年均增长13.1%;实现财政总收入121.25亿元,是2000年的3.25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9.02亿元。全市经济开发区累计开发面积1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155亿元,入园企业5873家。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1372.59亿元。全市金融系统存款余额达到1559.5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9.7∶56.6∶33.7调整为6.0∶53.4∶40.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48%提高到2005年的55%,中心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加快发展,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比2000年扩大了一倍以上。市区“一中两翼两三角”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6.4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1倍,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2公里;电力总装机容量达160.6万千瓦,电网供电能力提高1.6倍;9个县(市、区)城区全部实现水库水供水,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1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5.5万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7.9倍;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达到43.87亿美元,年均增长47.3%。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义乌国际性小商品展示、信息、流通中心初步形成,经济国际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卫生医疗、疾病预防、公共保健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87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516元,年均分别增长10.8%和8.2%。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优势特色日益显现。随着杭金衢、金丽温、甬金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诸永、台金等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我市在全省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更为突出。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为主要载体的专业市场,其交易规模、市场功能、国际化程度、市场影响力在省内外的优势更为明显。“平安金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市建设、和谐金华构建取得新进展。
按照发展一般规律判断,当前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 ||||||
指 标 名 称 | “十五”计划目标 | 2005年完成数 | 备注 | |||
绝对值 | 年均增长(%) | 实绩 | 年均增长(%) | |||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 880 | 10以上 | 1055.36 | 13.8 | 可比价计算 | |
三次产业结构 | 8:55:37 | — | 6.0:53.4:40.6 | — |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18880 | 9以上 | 23302 | 13.4 | 可比价计算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265 | 10以上 | 519.71 | 25.8 | 未考虑价格因素 |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 | 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达20%以上 | 47.22 43.87 | 45.5 47.3 | |||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31.8 | 12以上 | 59.02 | 26.7 | ||
城镇化水平(%) | 55左右 | — | 55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0 | — | 29.25 | —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6 | — | 5.78 |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1770以上 | 5~6 | 15387 | 10.8 | 未考虑价格因素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4532~4985 | 4~5 | 5516 | 8.2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 | — | 3.2 | — |
(二)主要挑战
“十一五”我市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工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尚处于主要借助增量投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任务仍然艰巨;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环境承载压力有所加大,科技、市场、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群功能要求还不协调,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机制还不健全;市县之间、市县内部区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有待加强;社会群体间的利益矛盾增多,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更大,公共安全和社会突发事故增多,保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政府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压力有所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滞后,还难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
(三)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的潮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我国加入WTO承诺全面履行,使我市面临着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更多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加快发展的有利机遇。从国内看,中央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指导思想;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全省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展环境将更趋平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成为最为开放、最具实力、最有活力的经济中心,为我市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省内来看,全省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编制实施《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和《金衢丽城市群战略空间规划》,地处浙中的金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将赋予新的战略地位。全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培育金华包括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这对我市“十一五”发展将提供有利的环境。从自身条件看,区位交通优势、市场大市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浙中城市群优势、黄土丘陵资源优势等比较明显,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民营经济、块状经济进入了加速集聚、整合、提升时期,各项发展优势结合经济增长和产业创新机制,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建设为着力点,继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全面小康、立足科学发展、保持追赶态势、促进社会和谐。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创自主品牌,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努力推进浙中城市群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浙中城市群共同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支持欠发达地区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分配制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营造社会公平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0年达到18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2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争取翻一番,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科技综合实力排名在省内前移一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浙中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城市群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到2010年,基本构筑起生产力布局合理、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城市发展支撑有力,城市群、大园区、物流网有机结合的区域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内外联结、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末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
——文化支撑更加强劲。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科教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浙江中西部科教文化中心和医疗卫生中心地位进一步突出,文化强市、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的雏形基本形成。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增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高。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95%,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8人。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7%,到2010年分别达到22700元和7750元左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的居住、交通、教育、卫生、生活环境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争取下降15%左右;生态市建设成效更加显著,金华江流域得到全面治理,达到水功能区要求;生态公益林功能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8%,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就业岗位持续增加,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以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平安金华”、“法治金华”建设成效明显,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优化,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专栏2 金华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 | ||||
指标名称 | 2005年 实绩 | 2010年 预期 | 年均增长 (提高、下降) | 指标 属性 |
1.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 | 1055.36 | 1860 | 12% | 预期性 |
2.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 | 23302 | 40000左右 | 11.4% | 预期性 |
3.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 121.25 59.02 | 220 110 | 13% 13% | 预期性 预期性 |
4.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6.7 | 五年累计25 | 年均5万人 | 约束性 |
5.城镇登记失业率(%) | 3.2 | 4.5以内 | — | 约束性 |
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40.6 | 43.0 | 0.5个百分点 | 预期性 |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519.71 | 840 | 10%以上 | 预期性 |
8.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其中出口总额* (亿美元) | 47.22 43.87 | 95 85 | 15% 14% | 预期性 预期性 |
9.城镇化水平(%) | 55 | 60左右 | 1个百分点 | 预期性 |
1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9.25 | 35 | 1个百分点以上 | 预期性 |
11.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49.4 | 60 | 2万人以上 | 约束性 |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82.4 | 85以上 | — | 约束性 |
13.人口自然增长率(‰) | 5.78 | 6以内 | — | 约束性 |
14.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387 | 22700 | 8% | 预期性 |
15.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5516 | 7750 | 7% | 预期性 |
16.全市森林覆盖率(%) | 61.3 | 61.8 | — | 约束性 |
17.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准煤) | 下降15%左右 | — | 约束性 |
注:(1)预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的发展导向并努力争取实现的指标;
(2)约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公共职责和工作要求并确保实现的指标;
(3)带*的指标均按现价计算。
(四)发展着力点
紧紧抓住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抓好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建设四个着力点。
城市群发展。适应经济国际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以金华市区为内核,包括义乌、永康、东阳、兰溪4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3个县及一批中心镇共同组成的浙中城市群。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强化特色优势,走“规划共绘、产业共树、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发展道路;以文化为纽带,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共建合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成功能分工互补、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各具特色、交通快速互联、资源优化配置的浙中城市群。
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合理调整村庄布局,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继续推进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共享现代文明和改革开放成果。
工业强市。充分发挥现有加工制造业的特色优势,实行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举,传统产业改造提高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并举,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发展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文化对产业的增值作用,强化民营经济与外资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推动大中型优势专业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市场国际化促进经济国际化,以市场优势强化产业优势,以市场影响力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带动作用。
文化大市建设。充分挖掘八婺文化的深厚积淀,延续历史文脉,注入时代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文化凝聚人心,推动我市加快发展;打响区域特色优势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发展,以文化力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繁荣文化创作,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化形象塑造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全面建设文化大市,以文化强市、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和体育强市来全面提升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三、推进城市群一体发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
顺应城市群成为国际竞争单元的发展趋势,以整体提升浙中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取向,明确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优化城市群功能布局,统筹城市群要素资源配置,完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群、市场群与城市群互动融合发展,到201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要素互通、资源共享、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成为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浙江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发展极核。
(一)明确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
根据现有基础优势、资源环境条件、区位开发潜力,以及长三角、我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走向,集聚市域优势资源,集中重点开发区域,发挥最大带动效应,尽快形成城市群发展主轴和“增长极”,打造要素集聚高地,夯实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重点遵循“聚合主轴线、依托两市场、构筑四沿带、培育多集群、营造生态网”的空间发展策略。
“聚合主轴线”。即将金华市区——义乌之间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干道沿线地区作为城市群发展主轴放在优先发展和重点开发的战略位置,集中力量进行高强度、高品位开发,推动金华市区与义乌进行相向互动、集聚优质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城市能级,突出金东经济开发区的节点作用,形成两市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使这一发展主轴成为浙中城市群“城镇人口集聚最为密集、城市服务功能最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先进、主导产业升级最为快速”的黄金发展轴线,并辐射带动其他市县的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依托两市场”。即充分发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交易市场等对城市群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作为区域“产品销售平台、产业共树载体、招商引资窗口、来料加工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旅游购物天堂”的功能,大力增强市场国际竞争力;以贸兴工,以工促贸,进一步提升市场辐射力,将两个市场建设成为带动浙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依托。
“构筑四沿带”。重点是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集聚发展,重点开发杭金衢、甬金、金丽温、诸永、浙赣、金温铁路等高速公路及铁路、城际快速干道沿线区域,构建金义、义东浦磐、金兰和永武四大产业带。其中金义产业带主要沿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浙赣铁路、03省道、金义东快速干道,依托城际公路、铁路枢纽和义乌机场,实现金华—义乌区际相向发展,打造浙中产业黄金轴线。重点开发金华经济开发区、金东经济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义乌国际物流中心、金华仙桥物流综合枢纽等,发展商贸物流、小商品制造加工、针织服装、五金工量具及绿色食品等产业,着力打造国际性商贸物流中心。义东浦磐产业带主要沿甬金、杭金衢、诸永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依托义乌经济开发区及重点城镇工业功能区、东阳经济开发区、东阳横店工业功能区、浦江经济开发区、磐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日用小商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材料、水晶饰品、挂锁、塑料制品等产业,着力打造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金兰产业带主要沿杭金衢高速公路、330国道、浙赣铁路布局和婺江两岸开发,依托金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婺城新城区、金西经济开发区、兰溪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发展豪华客车、重卡及汽摩配件产业、现代医药及中医药、氟化工等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棉纺织、电力能源、新型建材以及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等新兴产业,打造浙中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重工业基地。永武东产业带主要沿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和43省道等,由永康经济开发区及重点工业功能区、武义经济开发区、磐安新城区和东阳西南部组成,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五金机械、家用五金、文教用品、休闲旅游产品等,打造国内重要的五金机械制造和研发基地、物流中心。
“培育多集群”。即充分利用现有块状经济优势,从中择优培育多个有发展潜力、国际竞争能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是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小商品制造、五金机械制造、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新兴高附加值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完善核心制造平台与物流体系,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与营销网络,配套加强信息、人才供给等服务功能,继续强化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支撑,促进部分区域块状经济转型为国际性产业集群。
“营造生态网”。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和城市群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河网、绿地等,在城市之间、城市各组团之间、城市与重点园区之间,构建“一心一环八带二廊”城市群绿色开敞空间,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一心”:城市群绿心。即规划建设金华市区、义乌、武义、永康、东阳等市围合而成的城市绿心,建成浙中城市群中心山地丘陵组成的绿色生态空间。“一环”:生态外环。利用城市群外围丘陵山地生态公益林,构建环状绿色生态屏障,成为生态外圈,形成边缘山区对城市群的生态辐射功能。“八带”:城市间的楔形绿色开敞空间隔离带。成为城市群绿心与外围山地生态屏障的联系通道,以及城镇密集轴带区域的城市间绿色开敞空间隔离带,有利于形成城市群整体的生态系统,并将城市边缘和组团之间的绿地及自然景观引入城市。“二廊”:永康江—武义江—金华江沿江绿色生态长廊,东阳江—义乌江—金华江—兰江—衢江沿江绿色生态长廊。
(二)优化城市群空间功能布局
按照功能互补、协作共赢、错位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县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提升金华市区在城市群中的内核功能。作为城市群发展内核,继续按照“一中两翼两三角”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金华经济开发区、婺城和金东新城区、金东和金西经济开发区建设,着力强化工业基础,提高产业能级和开发强度,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建设品位,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培育现代科教文化功能与人居功能,打造浙江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中心、交通信息枢纽、汽车及现代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及人居休闲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科教人才高地,全面强化城市的服务功能、集聚功能、生产功能、创新功能和行政功能。
发挥义乌在城市群中的市场辐射作用。以国际商贸城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带动作用和空间扩散效应,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着力提升小商品商贸流通和制造的优势,推进市场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商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增强对全市的产业带动辐射能力,引导优势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积极提升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服务功能,逐步成为集商贸物流、日用小商品制造、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和重要商贸旅游城市。
做强兰溪、东阳、永康三个中等城市。兰溪市重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培育现代医药、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与金华市区的产业协作和功能互补,建设浙江中西部地区重要工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城市。东阳市重在加强区际之间的功能互补与分工合作,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借力宁波、绍兴等,积极发展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影视文化等产业,建设中国影视文化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永康市重在充分发挥“中国科技五金”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配套发展商贸物流和旅游休闲功能,建设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五金机械工业基地、重要的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制造基地和产品与原材料交易中心、中国五金名城。
培育浦江、武义、磐安三个特色城市。浦江县城要积极发展水晶工艺、挂锁、绗缝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要素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全面融入城市群、接轨杭州湾,利用好义乌国际小商品贸易功能,建设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为一体的工贸城市,以旅游和休闲为特色的山水城市。武义县城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际协作,实现产业、市场和城市接轨,积极培育五金机械、文旅休闲用品、汽车摩托车配件等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品牌,建设以五金机械等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基地,以温泉旅游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宜人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磐安县城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保护江河源头水系,积极融入城市群,借力甬台温等周边地区,加快新城区和东北台地开发,利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品牌,培育发展塑料制品、五金工具、工艺品加工、休闲居住等生态型特色产业,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旅居休闲城市。
扶持发展一批优势中心镇、中心村。探索完善中心镇管理体制,积极扶持人口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明显、交通条件优越的中心镇,培育成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乡镇工业集聚和农村服务的中心。重点有婺城的汤溪、白龙桥、安地、罗店、琅琊,金东的孝顺、曹宅、岭下,义乌的佛堂、大陈、苏溪、上溪、赤岸、义亭,东阳的巍山、南马、歌山,永康的古山、龙山、象珠,兰溪的梅江、游埠、马涧,武义的柳城、桐琴、王宅,浦江的白马-郑家坞、黄宅、郑宅,磐安的尖山、新渥、方前等。同时,要加快一般建制镇的环境整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一批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村,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建设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三)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
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和开发程度及潜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逐步建立健全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金华市区及各县、市的城区,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经济相对发达等因素,坚持环境优先, 实行优化开发,提升城市服务和创新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金东、金西、磐安等新兴工业功能区块以及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黄土丘陵低丘缓坡和河谷盆地,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相对充足、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等因素,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承载空间。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实行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符合生态环境功能的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平衡。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
(四)建立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
通过规划、产业、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形成合力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规划一体化,加强浙中城市群规划的科学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合理界定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关系。产业布局一体化,整合现有工业开发区(园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连片开发,积极培育国际性产业集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要素资源一体化,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有偿使用资源要素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土地、水等重要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与统筹开发。生态保护一体化,加强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统一部署、统一决策,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公共服务一体化,理顺组织协调机制,合理调整各方利益,消除城市群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之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争取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着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外向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15亿元。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水平,保障每年73万吨的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和储备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能力,全市标准农田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0%以上。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增强农业科技实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在种子种苗工程、先进适用种养技术应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粮食作物种子救灾储备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的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自然观光等综合效用,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
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我市的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先扶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粮油、奶牛乳品、生猪和肉制品、花卉苗木、水果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名优茶叶等七大农业产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导,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专栏3 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建设 | ||
农业产业基地 | 引导重点发展方向 | 重点区域布局 |
奶牛乳品 |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饲养,适度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实施奶牛品种改良工程,形成现代化、品牌化的南方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基地。 | 婺城、金东、 武义、兰溪 |
生猪和肉制品 | 重点推进金华猪等优质猪规模化养殖、肉制品加工、金华火腿系列开发等,延伸产业链,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 各县(市、区) |
花卉苗木 | 重点发展茶花、佛手、桂花、兰花、苗木等花卉产业基地,拓展现代园艺农业的生态功能、旅游观光功能、教育功能等。 | 婺城、金东、兰溪、义乌、永康、浦江 |
水果蔬菜 | 建设浙中绿色果蔬加工、出口基地,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特色农产品、精品水果基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的蔬菜生产基地,扶持一批果蔬加工龙头企业。 | 各县(市、区) |
名优茶 | 大力发展名优茶和有机茶,推进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全面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 | 武义、磐安、东阳婺城、浦江、义乌 |
中药材和食用菌 | 以提升地产药材、开发珍稀中药材为目标,稳步扩大元胡、贝母、白术、玄参、白芍等种植面积,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GAP基地,加强食用菌精深产品和珍稀菇开发。 | 磐安、东阳、武义、婺城 |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继续支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稳妥做好二轮林业土地延包,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继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到区外建立农产品基地。继续举办和组织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稳定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服务性相分离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发展科技型农业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供求与推介服务、农产品价格、农业科技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体系,丰富服务方式。抓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安全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体系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以农技110为核心,建立集技术咨询、信息发布、科技培训、农产品展示及推广于一体的为农服务平台。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积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二)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分类推进、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积极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搞好农村新社区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合理引导农民建房,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努力把农村传统村落建设成为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加大对农村文体卫等社会事业投入,引导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文明共同繁荣。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乡村康庄”工程的扫尾和县乡道路的改造工作,“十一五”期间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引供水、供电网络、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好“百万农民饮水工程”,到2010年,农村供水普及率达到7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到2010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80%。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电力、供水、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三)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全面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把更多的“劳力型农民”向“技能型农民”、“创业型农民”转变。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要把城郊村农民、被征地农民、务工农民、下山移民作为培训重点,增强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就业,引导、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进入城镇就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十一五”继续组织实施好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生活环境。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以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村级运行机制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反哺农业。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向集约化、企业化发展。积极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和服务功能。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和“放心店”,开拓农村市场。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防止和化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村级财务风险。
(五)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异地脱贫、下山移民工程,健全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乡镇的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地走人口内聚外迁、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扶贫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科技进步、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务输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和生态环境项目。鼓励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专栏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Ø 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继续实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工程、种子种苗工程
Ø 因地制宜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建成乡村康庄工程
Ø 中心镇和中心村培育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程
Ø 百万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百库保安工程、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10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兴林富民示范工程
Ø 农民健康工程
Ø 农村中小学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四项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Ø 中心镇“连锁超市”和“千村放心店”工程
Ø 金华农网、农民信箱等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Ø 农村文化阵地和体育设施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
Ø 农村综合改革
五、合力培育城市群主导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根据城市群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框架,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增强产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通过现有优势产业改造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提升制造业与加快发展服务业并重,自主创新与机制创新并重,促进三次产业、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互动发展,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更加突出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着力集聚创新要素。积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依托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和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继续引进或者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积极扶持一批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要素。“十一五”期间重点引进一批1000万元以上龙头型高新技术企业和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企业;培育一批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一批科技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组建一批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一批科技孵化基地、人才创业实验基地、博士工作站等。到2010年,争取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
努力激活创新资源。把自主开发、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在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自主创新项目。加大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机制和环境氛围,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导企业合理开发利用专利技术成果,完善和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形成激发创新积极性、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有效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科技管理体制。
加快转化创新成果。按照提升产业层次和强化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要求,促进一批科研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推动技术与资本有机融合,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购买关键专利技术,保护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第二轮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300项,其中制造业技术重点项目200项。
(二)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
以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发展一批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优势产业基地、一批差异性竞争优势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批核心竞争力较为突出的大型龙头企业、一批成长性较好的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0个。
1.培育八大优势产业集群
重点打造以“一基地、两中心和五大产业区”为主体的八个销售收入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一基地”:
浙中汽车产业基地。充分利用金华尼奥普兰、永康众泰的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合资合作,以豪华大客车、重型卡车、专用汽车制造为重点,加快关键零部件的配套建设,提高自主加工制造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支持金华市区和永康等地有实力的汽车配件加工制造企业发展整车生产;积极引导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为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发展汽摩零部件制造产业。
——“两中心”:
中国日用小商品制造中心。发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市场大、国际化程度高、资金足、机制活、信息灵等优势,推动商业资本加快向产业资本转移,着力提高产业的配套化、系列化、品牌化,推动小商品市场优势加快向小商品加工制造优势扩散,加强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在继续保持价格竞争优势的同时,强化差异性竞争,提高附加值,打造中国日用小商品制造中心。
中国五金机械制造中心。充分利用永康、武义和金华市区现有五金机械的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积极拓展产业链中高端,加速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缩小与国际先进五金机械制造业水平,巩固提高五金机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规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建成特色明显、优势较强的国内五金机械制造和加工贸易基地。
——“五大产业区”:
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区。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等产品为主导,仿创结合,巩固提高现有优势产品的竞争优势,重点支持植物药提取,综合利用中药材资源,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品。发挥萤石矿等资源优势,加快化工行业的现代化改造,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的含氟精细化工、高档涂料、新型农药等产品,争取建成全国重要的氟化工产业基地、自然药物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区。顺应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趋势,以科技为先导,以骨干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形成基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产业优势。重点培育机电仪一体化、磁性材料、电子陶瓷、石英晶体谐振器、硬质合金等高端产品,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力争将金华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内重要的特色电子元器件基地、横店电子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磁性材料和国际性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
食品加工产业区。按照“优质、新型、特色、名牌”的要求,做强食品加工业。充分挖掘金华火腿等传统名优特产的经济、文化底蕴,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质量标准,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乳制品加工业,提升中国南方奶牛之乡和乳制品品牌。充分发挥武义、磐安等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利用特色小宗农产品的优势,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培育贸工农一体化的食品龙头企业,加强食品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新型建材产业区。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要求,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合理控制水泥生产能力,提高水泥散装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大力开发PVC 、PE、新型管材等新型建材,积极推广新型墙材。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发挥“建筑强市”优势,发展建筑工程承包业,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提高我市建筑业的现代化水平。
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区。充分利用区位交通、民营科技企业和大专院校的优势,以金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院金华科技园和高教功能区为主要平台,加快集聚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引进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项目,扶持培育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努力形成制造业发展的后续产业和战略产业。
专栏5 重点培育的八大优势产业集群 | |
重点产业集群 | 发展方向和重点产品 |
浙中汽车产业基地 | 豪华大客车、重卡、特种汽车、农用运输车、小型休闲车、摩托车、汽车及摩托车零配件等 |
中国小商品制造中心 | 针织袜业、服装、毛纺、玩具、饰品、制笔、水晶工艺品、挂锁等 |
中国五金机械制造中心 | 高档五金制品、电动工具、工量具、日用五金、衡器、锁具、金属钢制门、精密刀具等,五金装备制造等 |
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 | 生物制药、新型剂型、天然药物、医疗器械、氟化工、农用化工、高档涂料等 |
电子信息产业 | 集成电路、微电子元器件、电子陶瓷、磁性材料、防静电材料、导电玻璃、节能灯等 |
食品加工产业 | 肉制品、乳制品、果蔬罐头食品、有机食品和饮品保鲜加工等 |
新型建材产业 | 新型干法水泥、水泥制品、管材、PVC型材等 |
新兴高附加值产业 | 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应用软件、芯片封装、机电一体化产品、环保产业、生物工程等 |
2.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构筑产业集聚平台。进一步明确各重点经济开发区和中心镇工业功能区的产业定位,构建一批既有明确产业功能分工,又具有联动开发效应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按照高强度投入、高品位开发、高密度产出的要求,促进经济开发区建设从外延扩张、粗放型经营向内涵式提升、集约型经营转变。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对产业集群的引领和整合作用。推进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社会收益率与财政贡献率高的制造业项目,努力提高开发区(园区)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30亿元以上,其它开发区达到20亿元以上。完善功能配套,加强研发、物流、质检、信息、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和推动制造业集聚发展,提升发展水平。适时对开发区进行整合扩容,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能代表我市工业水准、主业突出、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之成为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力量。积极扶持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培育一批有特色并且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科技型、外向型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重点抓好100家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工程,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在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供给、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门的产业集群扶持政策。
强力打造品牌金华。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引导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等,大力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积极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知名品牌。针对我市区域产业集群的地理性特征,强化区域性产业形象设计,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打造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大企业品牌保护力度,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形成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1.提升壮大优势服务业
充分依托现有优势,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做强做大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房地产、金融等优势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商贸流通业。大力提升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大中型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专业市场的商品信息、展示展览功能,巩固和提升在全国及区域商品市场中的龙头地位。推进城市商业中心街区建设,积极吸引内外资知名批发、零售企业以及商业连锁巨头来金开设直销连锁网点或大型购物中心,繁荣城市商业氛围,提升城市商业品位。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推广总经销、总代理等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网点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
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市地理区位、交通枢纽、市场强市等优势,加强与上海、宁波、温州沿海港口合作,加快建设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产品配送为主业、现代仓储为配套、多式联运为手段、商品交易为依托的长三角经济区南翼的重要陆路物流枢纽,建成一批枢纽转运型、专业市场型、产业基地型、都市配送型物流基地,使“金华—义乌—永康”真正成为全国著名的商贸流通型物流中心和浙江省四大现代物流枢纽之一。
旅游业。深度开发具有金华山水特征、民俗风情、历史遗存、产业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业与区域特色经济的结合,加快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积极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继续加强与四省九方经济区的旅游合作,着力建设长三角区域性旅游强市,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服务业重要产业。优化整合旅游资源,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共同开发、共打品牌、共享市场。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和整体促销,打响“八婺历史文化名城、休闲旅游购物天堂”的形象。
会展业。以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永康五金博览会、中科院金华工科会、黄大仙国际旅游节等为重点,培育知名品牌会展,整合会展资源,完善会展服务体系。依托专业市场优势,加快发展专业性、行业性大型会展,推动专业市场与专业会展的互动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旅游、广告、设计、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会展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房地产业。加强对房地产发展的引导和管理,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房地产供应体系,合理调整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模和市场供给,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增加廉租房数量,努力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积极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大力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商业住宅和商务楼宇规划建设档次,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开发品位。合理调控土地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完善房地产市场预警机制。
金融保险业。发展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业。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开拓业务。探索发展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规范发展保险行业,完善保险市场服务体系,扶持政策性保险业务发展。到2010年全市保费收入50亿元。大力支持金融创新,探索促进企业直接融资、担保服务业,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培育上市企业再融资功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防范和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2.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潜力、引领发展方向、顺应科技和市场发展趋势的科技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媒业、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中介服务业。适应加入WTO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投资论证、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经纪代理、市场调查、公证鉴证、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研发、培训、咨询、策划、技术检测和认证等中介机构来金执业。积极扩大合作,通过引进专家、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我市中介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提高中介服务整体档次和水平。严格中介行业准入退出和行业监管,规范资质管理,促进行业自律。
社区服务业。创新社区服务形式与内容,加快形成家政、餐饮、托幼、养老、医疗、保健、文娱、维修等配套完善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服务设施资源共享和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将内部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开放。积极引入和发展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社区服务新项目,加快培养一批专业社区服务人员。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专栏6 四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商贸金融功能区。主要包括金华三江口核心商贸区、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商贸区、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商贸区、浙中现代金融集聚区(主要由金华—义乌组成)。
科教文化功能区。主要包括浙中科教文化功能区(主要由金华江南科教文化功能区和城北高教文化功能区组成)、横店影视产业文化实验区。
旅游休闲功能区。主要包括金华城市三江口休闲旅游观光区、金华双龙和仙源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横店影视文化旅游区、义乌商贸购物旅游区、永康方岩休闲旅游区、兰溪诸葛八卦旅游区、武义清水湾温泉和牛头山旅游休闲度假区、浦江仙华山旅游休闲区、磐安花溪—夹溪生态旅游休闲区等。
现代物流功能区。主要包括义乌现代物流功能区、金三角物流功能区、永康物流功能区、金华仙桥物流功能区、兰溪物流功能区。
3.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大改革力度,突破体制障碍,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推进部分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实现部分政府办的服务事业向社会办的服务产业转变,实行产业化经营。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入世”后过渡期结束后服务业加快开放的有利机遇,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引进外资,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加快服务业发展。
增强服务业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加快带动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经营业态、组织形式、服务方式、服务产品的创新,促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增加值。加快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各类急需人才。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逐步加大政府性资金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主要用于增加目前还不具备市场化、产业化条件的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改善发展环境,扶持新兴服务行业和新的服务产品,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完善消费信贷、税费、价格等政策,积极扩大服务消费,引导合理消费结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六、完善城市群基础设施,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围绕建设浙中城市群和提高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以交通、能源、信息、水资源、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提高一体化协调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切实增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
(一)外通内联、完善网络,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能
完善“出省通道、城际通道、疏港通道”布局,加快构筑连接长三角经济区、温台沿海和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腹地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强化城市群城际快速干道建设,建成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和铁路为主体、内河和航空为辅的干支衔接、便捷快畅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区域交通“便捷化”、城乡交通“连通化”。
畅通公路运输网络。建设“外以高速公路网”和“内以城际快速干道”为骨架的“八高八快十二联”公路主干网。“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诸永、台金、东永等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杭金衢高速公路。建设改造浙中城市群“八快十二联”城际快速通道,重点是加快城际之间新的快速通道建设。建成一批站场设施,提高集疏运能力。
完善铁路枢纽建设。完成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实施金温铁路改建工程,实施义乌铁路新客站基础设施配套、金华铁路老货运站场搬迁等工程,启动金(华)台(州)铁路新建、金(华)千(岛湖)黄(山)铁路改造前期工作,开展金华——义乌轻轨项目新建论证工作。
提升水运航运能力。推进高等级航道改造,抓好骨干航道和内河港口建设和疏浚,重点整治兰溪江、金华江等内河航道,提高通航能力;建设兰溪港女埠作业区等港口设施,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完成义乌民航站航站区扩建工程,巩固已有航线,拓展新航线。
(二)适度超前、优化结构,强化能源动力保障
以完善电力电网,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构建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统筹城市群电源和电网建设,完善以大电厂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
加强电源建设。重点建设兰溪和金华市区西部两大电源基地,完成浙能兰溪电厂4×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建设,争取建设金华2×300MW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厂。根据金华、义乌、东阳、兰溪等地部分企业热电联厂特点,适当增加热电联产项目。
优化电网结构。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增强电网输电能力,加快建设临海—义乌双回500KV、双龙—丽水—瓯海Ⅱ回线,新建兰溪500KV变电所,加快市区西吴、兰溪灵洞、义乌江湾、东阳大联、永康世雅、浦江郑宅、武义温泉、磐安新城区等220KV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电网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完善农村电网建设。
推广天然气利用。全面推进天然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天然气主干管网和城市天然气管网,实现液体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建立安全、清洁、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
(三)整合资源、共享数据,提高信息网络效能
加强“数字金华”和“浙中信息港”建设,建立以金华为主枢纽,与城市群各城市布局相配套、服务全市、沟通全省和全国的信息通信网络,强化信息枢纽地位,形成光纤通信为主的多元化、大容量、共享式信息高速公路。
加强信息设施建设。继续完善计算机互联网,加快宽带接入网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扩容提升通信网,加快建设电信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发展以IP技术为平台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和能提升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骨干网,发展建设3G移动电话和高速无线移动互联网,形成宽带、智能、开放的综合业务网;加快建设数字广电网,推进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过渡;合理布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大型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的联建共享。
全面推进信息化。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构建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务信息系统,增加政务的透明度;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园区”,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制造、营销、物流等环节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建立社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办好“农民信箱”。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空间地理信息和人口、企业法人、宏观经济管理等基础数据库;加强金华新闻网站等一批专业网站建设。
(四)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强化水资源保障
统筹水源、取水、污水处理、输配水管网和排水排污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管网配套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城市群水资源保障能力。
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扩建婺城区九峰水库、金东区东溪水库和长山垅水库、义乌巧溪水库和枫坑水库、永康黄坟水库、兰溪佳宅坞水库、磐安流岸水库和西华坑水库、东阳横锦水库的加固扩容等10余座骨干水库水源工程。开展武义石硖水库、兰溪泉满山水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共享,做好义乌、永康等资源性缺水地区的引供水工作,重点实施乌溪江引水工程和好溪引水工程。推进“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加强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实施分类供水。对城镇密集地区,积极推进跨区域引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城镇分散地区和山区高原地区,考虑采用分片集中供水方式,各自选择水源,形成若干个供水分区,推进局部城乡供水一体化。
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按照“雨污分流、分片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原则,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0年前,各县(市)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中心镇基本建成污水处理厂、集输管网等设施。在金华市区、义乌、永康等城市,组织实施中水回用工程,补充环境用水。
(五)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健全防灾减灾设施。强化高标准的城市防洪、主要水系和流域治理、抗震及地质灾害避险等重要工程建设。加强兰江、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衢江等水系和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江堤和排涝工程。深入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扩容,提高水库蓄水能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建设金华市区、义乌、东阳三个地震监测台站,增强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网络平台。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台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污染等重大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和紧急应对系统。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提高应急信息实时性。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以供水、供电、供气、消防、人防保障和学校、医院、商场安全为重点,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六)开源节流、集约利用,强化土地资源保障
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修订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整理,促进集约用地,切实增强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强化黄土丘陵开发和土地整理。在积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综合开发整理利用黄土丘陵,增加开发农业用地,拓展非农建设用地空间,缓解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通过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宅基地置换整治、荒草地整理开发等措施,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容积率和投资强度,保证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需要。严格按照省、市建设用地“双控”指标体系,以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指标为重点,对拟引进项目土地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量化标准指导招商引商。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集聚平台;规范土地市场,强化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工业用地逐步走向市场化。
专栏7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l 交通 实现对外交通的“快速化”,市县交通的“便捷化”,乡村之间的“连通化”。加快“疏港通道、出省通道、城际通道”布局,推进“八高八快十二联”建设,实现浙中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l 水资源 实施水源工程、水库保安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重点工程。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0%,乡村供水普及率达到70%,新增加优质水供能力50万吨/日。 l 电力、能源 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新建50万伏兰溪输及一批22万伏输变电工程。全面推广天然气使用,积极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l 信息化 建设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一批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项目。 l 防灾减灾 提高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应对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污染、动植物疫情、病险水库、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能力。 |
七、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大中型专业市场优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拓宽我市发展空间。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提升专业市场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小商品城、科技五金城等专业市场的交易、会展、物流、研发、设计、信息等服务功能向全球市场延伸,积极引进国外大公司、采购集团入驻大型专业市场,力争成为全球小商品、小五金等产品的采购交易、展示展览、创意设计和价格形成中心,提升专业市场的国际地位。
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不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继续扶持发展出口优势行业,通过技术开发和创立品牌,强化日用小商品、五金产品、针织服装、磁性材料、农产品等出口优势,着力扩大汽摩配、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出口比重。
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以专业市场为窗口,发挥金华“无水港”和公共型保税仓库的作用,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低端的贴牌生产、简单组装向中高端延伸和发展,自创贸易品牌。扩大原材料、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等的进口,鼓励引进初级产品和高耗能的半成品、成品。
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积极鼓励生产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加强企业生产、销售、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认证工作。在巩固日、美、欧盟、东盟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拓展中东、东欧、拉美、非洲等市场,促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增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力争培育出口额千万美元企业150家以上,超亿美元企业10家以上。充分利用我市建筑业的产业、技术、人才、融资等优势,积极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
增强应对贸易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加强对我市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监控。加强和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分工协作,引导企业积极运用WTO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强应对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能力。规范外贸出口秩序,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二)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加强外资投向引导。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汽车产业、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环节和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注重对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拓展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资投向展示展销、物流配送、检测认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设立采购、物流和营销中心,丰富市场内涵,推动市场转型,有力支撑制造业发展。利用外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旅游、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领域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城市群服务功能。
加强对外招商引资。运用园区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载体,采取企业自主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中间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通过以商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存量引增量等多种渠道,建立全方位招商引资机制,提高对外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对招商引资的推动促进作用。着力提高引进外资效益,重视引进外资企业的产出水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重视培养一批开放型经济人才。
(三)扩大利用内资规模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坚持把引进内资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优质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现代管理等资源,加快我市的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我省温台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加强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和著名民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坚持科学选资、选项目,严格禁止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优秀人才、著名品牌和现代管理经验,全面提升我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发展环境,对来我市投资创业的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实行与本市各类企业同等待遇。
(四)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加快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地区与温台沿海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城市辐射,加快区域交通联网、信息联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依托甬金高速公路出海通道,充分利用宁波—舟山港口优势,确立浙江中西部物流中心地位。强化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在科技教育、人才开发、金融服务等方面合作,加强汽车制造、医药化工、轻工小商品、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对接,加快纳入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加强与四省九方的经济协作。利用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平台,积极拓展地域广阔的内陆腹地,发挥我市专业市场、科技教育、商贸物流等优势,加强与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周边区域的产业配套、产品加工、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确立金华在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的龙头地位。
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鼓励企业在省外建立原材料供给基地和对外市场窗口,引导化工、建材等本地环境容量和资源供给不足的产业向外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在外金华人的科技教育等优势资源,吸引外地金华人回乡创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关系,为家乡发展献智献才。
八、打造生态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推进金华生态市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逐步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开展节水活动。厉行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建立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节约用水机制,实施科学的供水计划和严格的用水管理。合理调配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用水,试行分质供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管理,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加强节能工作。重点抓好水泥、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合理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环保型空调、冰箱等家电和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推进节地活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土地政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继续实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和土地资源开发效益。开发利用好黄土丘陵缓坡地,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土地供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新增用地的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盘活各类闲置土地。进一步优化乡(镇)、村布局,严格控制农村建房用地。严格限制毁田烧砖,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引导各类企业向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集中。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重点推进冶金、电力、医药化工、建材、轻纺等行业的“三废”循环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为重点,提高加工利用再资源化水平。推广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推进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农业生产资料资源化利用。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导向,通过企业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以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园区生态化改造为主要抓手,推进产业园区中循环。以生态社区和生态城镇创建为载体,推行绿色消费和社会化废旧物资回收,推进社会大循环。
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贯彻落实我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突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高效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建设、绿色消费等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建设。
(三)加快建设生态市
加强生态建设力度。实施好《金华生态市建设规划》,继续抓好“蓝天、碧水、宁静、生态、素养”五项行动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华江水系源头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建设。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加强磐安、武义两个国家级生态县和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等建设。加强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迹地更新和退耕还林,重视湿地保护,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和林分质量,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1.8%。
严格控制和整治环境污染。继续实施“金华江流域碧水行动”,加强金华、兰溪、东阳、永康等地的化工医药、五金电镀、模具加工、造纸的污染治理,有效防治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的有毒、有害工艺废水,“十一五”期内金华江流域江段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坚决依法关闭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和管理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各县(市、区)城区、省级中心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综合整治城市内河河道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争取全面完成金华、兰溪水泥粉尘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严格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四)形成节约型社会导向机制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制定我市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环保)政策目录,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电的鼓励政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工业园区管理政策等。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倡导绿色生产、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引导公众优先使用和采购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充分发挥价格、税收、金融、财政等经济政策对节约型社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完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产再生资源产品,有效利用资源。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环境保护问责制”,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导向机制。
九、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加注重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文化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全面建设教育强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开放式的国民教育体系。到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例达到95%,其中优质高中比例达到80%以上,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县(市、区)。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高中段学校向市区、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省、市示范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和欠发达乡镇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各中心镇办好1所示范性初中,各个乡(镇)办好1所中心小学和1所中心幼儿园。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补助住宿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贯彻好《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支持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学院)、金华广播电视大学、金华教育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广厦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引进国内外名牌大学、科研院所在金华建立分校、科研工作站、教学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校,强化特色办学,建设一批职教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点,深化教学、科研、基地“三位一体”和招生、就业服务完善的办学模式,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强科普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
(二)着力建设科技强市
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到2010年,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浙江中西部处于领先水平,跨入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行列,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科技强县。
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市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以促进科技合作与创新为动力,以组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组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载体。力争建成50家省级和100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新组建20家农业科技开发中心,扶持发展30家民办科研机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引进、培育、提升”,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省级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科院金华科技园为核心,金东经济开发区、金西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市)经济开发区(园区)为支点加快科技园建设,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光机电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达到10%。
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和服务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推进党政人才队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完善人才引起和培养政策,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加强人才培训力度。实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积极推进跨区域的人才开发交流与合作。依托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凝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倡导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积极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行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制度,大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筑与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多数县(市、区)成为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
弘扬八婺优秀文化。传承八婺历史文化精髓,丰富充实文化内涵,培育现代人文精神。进一步挖掘我市丰富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资源,加强对市区古子城历史保护区、太平天国侍王府,兰溪诸葛长乐古建筑群,东阳卢宅古建筑群,义乌佛堂古镇和双林寺,浦江江南第一家和上山遗址,武义俞源村古建筑群和磐安古茶场庙等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对陈望道、吴晗、邵飘萍、艾青、施光南等一批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重点抓好金华婺剧、道情,东阳木雕、竹编,永康十八蝴蝶,浦江迎会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办好金华市文化艺术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八婺文化资源优势,实施精品工程,扶持特色知名文化品牌,重点挖掘以“婺文化”为核心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扶持一批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遗址文化等文化精品,通过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利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的品牌优势,整合优化资源,拉长产业链,促进演艺影视、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积极扶持金华市区游戏产品、数字影视设备、数码网络娱乐产品及广告设计等创意类文化产业发展。办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支持义乌、金东等印刷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音像电子等产业,创建若干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共建共享的原则,建成金华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景观。继续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金华市区“三江六岸文化长廊”建设。办好金华艺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快名城、名镇、名村、名馆、名山、名寺、名居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夯实文化大市建设的基础。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继续推进“东海明珠”工程,切实加强社区、企业、校园、乡村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提高居民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大力建设卫生强市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到2010年,争取将金华建设成为“医疗硬件设施优良、优秀医务人才集中、重点学科优势突出”的浙江中西部医疗、科研、教学中心。
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调整布局、重组资源、优化存量、突出专科,主动接轨上海、杭州等地知名医院、科研院所,培育浙江中西部医疗卫生中心。积极扶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发展。扶持一批医疗实力较强、设施装备先进、科研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医院向现代化综合医院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卫技人员学历升级计划和人才培养“131”工程,建成一支知名度高、服务意识强的名医队伍。到2010年末建成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3~4个。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预防保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监测预警等五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抓好艾滋病、血吸虫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疾病以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加强基层卫生建设。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开展以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农村卫生服务规范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普及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建设。继续深化“多湖模式”内涵。建立较为完善的乡镇、村二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卫生服务。到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全市80%以上的镇(乡)达到示范创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社区健康工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85%以上社区设有卫生服务站,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五)努力建设体育强市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建立健全体育指导中心、文体站和体育辅导站(点)等组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居民体质。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金华体育中心及各县(市、区)各类体育场馆建设,利用好义乌体育中心,引进和举办一批高水平体育赛事。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兴建一批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社区和乡镇健身场,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办好金华体校,巩固提升柔道、举重、乒乓球、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滑板车、球类、体育服装等体育用品产业,拓展体育竞赛表演、培训和健身休闲服务经营领域,扩大和规范体育彩票市场。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十、全面建设“平安金华”,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公共安全秩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市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治安更加良好、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切实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提高城乡就业水平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鼓励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统筹城乡就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失业人员创业能力和再就业能力。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探索和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重点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被征地农民和残疾人就业四个重点,落实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帮助落实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关心进城民工的劳动保护、生活待遇和相关权益,进一步扩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就业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劳动维权机制建设,切实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保障标准与承受能力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等原则,逐步将所有城乡居民纳入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劳动者跨区域流动和职业转换时保险关系可接续、能转换。整体推进城镇职业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的协同发展,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加快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体系、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切实保护和关心低收入阶层、困难群众的利益。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和合法所得,坚决取消非法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和社会救济制度,使得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严格执行并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促进城乡居民公平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大力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鼓励社会募捐,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三)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保障城市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规范参与行为,完善城乡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规范社区组织建设,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关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落实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贯彻侨务方针,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
加快建设“法治金华”。完善执法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维护法律权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防止和惩戒司法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中介服务体系,拓展法律服务范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发展一批行业协会(商会)、非营利性基金会和公益性社团。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理分工,使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进各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加快承接政府改革中转移出来的职能。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自律管理等职能。
(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健全完善处置机制和方法,及时果断地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
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反应灵敏、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强禁毒工作和互联网安全管理,防范和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各类恐怖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设施和管理投入力度,严格安全执法。切实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定一批重点专项预案。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交通安全监管水平,强化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运输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重大生产要素的保障管理,对电、水、土地等生产要素要进行跟踪分析,制定综合调度和协调平衡的预案与机制。
(五)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
着力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以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为根本,进一步优化人口资源结构。保持现有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十一五”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努力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不断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和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注性别平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问题。
积极应对两大人口压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加速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加大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产业。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组织、管理、教育、维权和服务,健全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管理体系,落实“现居住地为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就业务工、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十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接轨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努力营造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进社会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封闭式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与产权结构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治理机制。积极推进垄断部门的市场化进程,放宽市场准入,继续深化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行业以及文化传媒、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改革;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相关领域。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推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和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产权多元化;建立健全出资人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与责权利配套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国有资本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互融共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引导民营企业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经营规范化,加快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引导民营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跨地域、跨所有制的相互参股、联合重组和嫁接外资,形成多元混合型产权结构。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商品市场优势,大力发展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培育发展现代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开拓企业国内外证券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行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建立和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担保、租赁、典当、保险等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推进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以供水、供气、公交、治污等行业和企业为重点,通过管办分离、网站分离等多种形式吸纳非公有资本,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宏观调控下主要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社会信用观念,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信用信息平台,规范社会市场秩序。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宏观监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建立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新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重点支持事关城市群全局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事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发展。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城乡公共卫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分类定位的基础上,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生产经营类、社会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大监督管理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优化重组力度,改革运行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探索采用合同外包、发放服务券等方式,推行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社会化,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把城市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合理调整社区规模,提高社区资源共享率。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老年康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机构,完善养老托幼、卫生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有效保证居民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提高社区的民主自治水平。
(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后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推行代建制;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以及相关行政许可配套联动机制;运用产业、环保、财税政策和城市规划等手段引导和制约投资主体行为。
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重大决策事项专家咨询和社会听证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市区县联网的网上审批系统,建立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体制;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提高经济社会调节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规范行政许可制度。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和权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配套制度,提高办理效率,加强事后监管和责任追究。继续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和网上审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效能。
健全经济调节机制。主要运用法规和规划、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公共资源配置手段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完善土地、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完善统计体系,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监测、评估和预警,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经济调节能力。
十二、规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城市群统筹协调
建立浙中城市群发展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浙中城市群建设领导小组和规划委员会,着力推进城市群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交通设施以及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统筹编制全市重大发展规划,合理安排重大设施建设项目,协调制定城镇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生态环境保护、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领导干部在全市范围内的轮岗和交流。
(二)完善发展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统领,科学编制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发展任务,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深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带规划以及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交通道路、水资源供给、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促进各个城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三)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地各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根据规划期总的目标任务,制定分年度规划实施计划和财政预算,落实各项规划任务。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实行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调整。支持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加强规划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关心规划、熟悉规划、支持规划、监督规划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发展政策导向
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完善产业导向政策,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空间开发政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政策,加强产业布局的分类指导。完善用地政策,抓好黄土丘陵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建立以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用地规模审核制度。完善投资政策,推进市场化改革,放开投资领域,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民资、外资均等的市场准入机会。
(五)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规划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按照“先编规划、后定项目”的原则,确定和启动一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农林水、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制造业等六大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建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按照“建成一批、规划一批、促成一批、包装储备一批”的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滚动实施。深化项目前期,积极争取国家、省等更多方面的支持;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信贷资金;强化项目建设的稽察、检查和监督,落实领导责任制。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浙中城市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使命。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