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3025/2024-00048
关于金华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市发改委
2024-02-05
主动公开
朗读
一、202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强化政策供给,经济运行提速向好
全面承接顶格落实国家、省政策,出台“民营经济35条”,安排“8+4”财政资金265.3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08.6亿元。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1.3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居全省首位。外贸出口6630.7亿元,增长11.3%。
浙中实验室挂牌成立,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大金华研究院等全面推进。举办首届国际量子光子学大会,东阳、义乌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新增境内外上市过会企业8家,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73个。
开行“义新欧”班列2380列,组织4239家次企业出境拓市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高质量举办中非经贸论坛。入选全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世贸城市广场、金华之心等大型综合体开业运营。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开展“四大双千、解题破难”活动,创新“输氧玻璃罩”机制。市场主体达183.2万户,居全省第二。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企业合规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综合改革。
深化城市更新“4321”行动,建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20个、未来社区28个。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等项目开工,市区一环路快速化改造一期、金义中央大道、金甬铁路建成通车。市域轨道交通金义东线全线开通。
(六)做优共富共享,民生福祉有力保障
实施“扩中提低”“十百千万”结对行动等六大改革,共同富裕第三批省级试点、最佳实践、首批观察点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新增城镇就业11.1万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67万套(间)。新改扩建公办学校65所,新增公办学位4.1万个。累计建成三甲医院10家。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七)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文明不断发展
全域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再夺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100%达标。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2个。腾出存量用能空间30万吨标准煤,新增光伏装机86.4万千瓦,实现零碳亚运。
(八)筑牢安全底线,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坚决打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百日整治攻坚战,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2%、8%。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和“后陈经验”“龙山经验”。圆满完成亚运协办,交出赛事期间交通抵离零投诉等“九个零”高分答卷。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赶超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总量赶超没有成势;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提升不快,科技创新活力还不够强;三是社会预期偏弱,内外需求依然不足,市场主体和居民信心有待增强;四是都市能级提升还不明显,市区首位度不高;五是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优质供给有待加强。
二、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4年要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高质量赶超发展“八大行动”、十个方面“扬长补短”重点任务,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扭住主抓手,找准主攻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金华的“稳”“进”“立”为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以国际陆港枢纽为主战场,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
着力拓展内陆开放通道。做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争取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力争开行中欧班列2500列。建设金义空铁枢纽经济区,加快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推动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建设。
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争取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打造全球小商品拼集中心。深化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做深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推动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错位协同发展。
着力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深化“百团千企”拓市场行动,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00家,市场采购出口4000亿元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对非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0%左右。
(二)以浙中科创走廊为主战场,加快汇聚发展新动能
聚力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加快建设“一廊六城”,浙中实验室争取首期投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累计孵化(引进)科技企业不少于20家;浙江光电子研究院建成试运行合肥光源“金华线站”;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首期投用。
聚力推动科技创新转化。加快浙江大学—金华联合创新概念验证中心、中技所金华中心建设,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项。办好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大会、量子光子学大会。
聚力积蓄科创人才虹吸力。深化“TOP330”乡情引才、“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新增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00人、硕博士5000人、大学生10万人以上。加快推进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金华市技师学院迁建工程。
(三)以十条重点产业链为主战场,推动现代产业数实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全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10条重点产业链,力争产值突破4500亿元。新增省级“未来工厂”及试点企业2家。深化“IPv6+”“5G+”等先进技术创新应用,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
加快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50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6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35项。
加快形成重大平台保障支撑。实施空间优化、招大引强、产业转型、科创赋能、环境提升“五大行动”,推动十大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以上。
加快构建“5+4”服务业体系。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提能升级、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企业“小升规”100家以上。优化房地产市场供给,推动平稳健康发展。
(四)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攻点,畅通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深化扩投资优结构“千百万”攻坚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增发国债可争取部分、专项债券占全省份额10%以上。市级产业引导基金规模放大至500亿元以上。
持续深挖招大引强“源头活水”。落实“机构+基金+产业链”三位一体招商模式,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和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各70个以上。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积极筹办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大力发展文旅消费、夜间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信心。推动浙中新能源汽车城市广场等11个项目投入运营。
(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关键招,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强大动力。
更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完善企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深度开发“企业码”功能,新增落地特色涉企服务“一类事”10个以上。完善助企纾困“输氧玻璃罩”、企业信用修复等机制。
更大力度落实“民营经济35条”。全力争取国家系列政策、省“8+4”政策包,出台我市一揽子政策,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万亩,保障新建重大项目用能150万吨标煤,为市场主体减负200亿元以上。
更大力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
更大力度推进各领域改革。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等改革。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完善现代公司治理。
(六)以提升都市区能级为突破口,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风貌。力争城市更新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未来社区40个、城乡风貌样板区15个以上。开展市区十大板块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强化金义主轴聚合带动。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重点实施兰溪古城、东阳影视创意谷等核心区域片区改造。全面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金义国际机场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金义高铁站、钱塘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加快推动金建铁路、甬金衢上高速金华城区段在建项目投资放量。稳步推进市区一环快速化改造二期、三期工程和 “浙中水网”建设。
(七)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强引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高标准提升农业发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6.9万亩以上,稳定“菜篮子”产品供给。支持两头乌、金华火腿、佛手等产业振兴发展。
高质量建设和美乡村。争创省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带3条、示范乡镇10个。推动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45公里。
高水平推进富民增收。纵深推进“百镇共建强基”“千团联百村”等行动,力争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60%以上。加快永康—武义、金义新区—磐安飞地建设。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帮扶。争创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推进“安薪金华”建设。开展创业培训3000人以上,发放担保贷款3.5亿元以上。
扎实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加快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建设,低保标准提高至13600元/年以上。全力争取国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型城市。
扎实发展教育医疗事业。支持浙师大争创“双一流”大学,推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推进金华理工学院、浙江动漫影视职业学院筹建。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增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九)以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为方向标,展现现代文明探索新经验新作为
做深八婺历史文化传承。塑造“万年上山、世界稻源”文化标识。加强宋韵文化、金华学派、黄大仙文化挖掘研究宣传,支持传统戏剧传承发展。擦亮红色文化金名片。
做实公共文体服务供给。加快市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支持双龙风景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新建基层体育设施100个以上,打响全国电动冲浪之城品牌。
做优绿水青山美丽家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再夺“大禹鼎”金鼎,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96%以上。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争创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
做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深化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快大唐天然气发电、磐安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50万千瓦,新建公共充电桩2400个以上。
(十)以社会安全稳定为基本盘,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治理。扎实做好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持续加强风险防范化解。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格管控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与“后陈经验”“龙山经验”联动衔接。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