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3025/2024-00124
关于对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兰53号建议的答复函
市发改委
2024-02-28
主动公开

朗读
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启动金兰轨道交通(云巴)前期工作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认真阅研,并积极对接会办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形成答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金华是浙江省三大城市群和四大都市区之一,经济开放程度高、城镇化程度高。《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了金华—义乌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近几年,金华中心城市辐射集聚能力不断提升,都市圈内同城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通勤化出行日益增加,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尤为重要。从局部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市民安全、便捷、省时、环保出行,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是推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现代公共交通系统的客观需要。从区域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优化金华城市空间和形态布局,促进整个城区有序扩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从战略高度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一、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总体情况
(一)国家层面对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管理意见。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保持有序发展,但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公益性特征明显,部分城市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要求各地以城市财力和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为实施条件,合理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确保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进一步严格了申报程序和条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国家审批。其中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二)我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2017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将我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核心,四条支线”,以金华和义乌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各县市放射,形成金义主线,东义浦线、金武永东线、金兰线和横店磐安线四条支线,实现浙中城市群各发展轴线上主要县市都有轨道交通线路覆盖。金义线将在今年年底通车运营,义东线预计明年建成。金武永东线已列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
二、规划建设金兰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一)金兰通道现状。目前金华和兰溪之间主要由G330(温寿线)、S313承担通勤客流运输。2015年808路金兰城际公交班线开通,2017年金兰城际公交快线(BRT)开通,金兰两地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但随着城市群各县市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原有以公路为主导的城际间交通运输方式瓶颈会日益凸显,既有的公路设施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金兰线建设必要性。规划建设金华至兰溪的轨道交通线将串联金华市主中心、婺城新城区和兰溪,对于加强兰溪与金华市区的联系,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近年来,金华市从该定位出发,推进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加快都市区共建步伐。都市区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依托。兰溪是金华市现代化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兰两地地域相连、人文相亲、交流频繁,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加快金兰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将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2.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轨道交通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班次多、大运量、服务质量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城市群日益增长的城际及市域出行,是应对城市群交通城市化发展趋势、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将区域轨道交通之间及其与城市轨道交通、国铁客专有机衔接,使得城市群交通效益最大化。规划建设的金兰线充分利用路网资源,既承担市域线交通功能,又兼顾市区内部交通,金兰线与金义东线、金武永东线在金华市区实现换乘,可承担金武永东线、金义东线向西北至兰溪的延伸线功能,是加快打造以城际轨道为骨架构成城市群内快速客运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满足通道交通的需要。近几年,金华和兰溪居民在通勤、交往、商贸等方面互动日益增多。根据测算,2019年,金华至兰溪BRT双向客流量达49.3万人次,808路金兰城际公交班线双向客流量达89.2万人次,远期预测金华兰溪之间客运需求总量约22万人次/日。规划建设金兰线可以弥补公路交通和高速铁路服务水平不足,满足金兰同城化、大规模通勤客流跨组团出行需求。
(三)金兰轨道线规划情况。根据《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金兰轨道交通线路起于金义线八一南街站,止于金建铁路兰溪北站。线路在八一南街站与一期工程金义线车站平行换乘,出站沿李渔路西行,经金星北街后转向G330,之后沿国道330路中行至兰溪市区,在兰溪市区内沿横山路北行,穿既有金千铁路后转向东,沿环城北路跨兰江后至终点兰溪北站,全长36.3公里。此规划为市级层面的线网规划,是开展建设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轨道交通制式比较情况
5月底,我委与市枢纽办、轨道集团、婺城区、兰溪市相关负责人赴重庆实地考察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情况,并对市域快轨、跨座式单轨和云巴等多种制式进行了大致比较,市域快轨属于大运量轨道系统,运输能力大于(等于)1万人次/小时,运行速度快,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00公里/时,但造价和运维成本高,综合造价约3-4亿元/公里,运维成本每年约1000万元/公里,适用于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的中长距离客运交通运输,服务于城市中心与近远郊的通勤线路、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重点城镇间等;跨座式单轨属于中运量轨道系统,运输能力1-3万人次/小时,运行速度较快,平均旅行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以上,造价适中但运维成本高,综合造价约2亿元/公里,运维成本每年约1200万元/公里,可作为城市客源集散地中运量骨干交通线;云巴属于低运量胶轮有轨电车,运量小,运输能力为0.5-1.2万人次/小时,运行速度较慢,平均旅行速度约33公里/小时,乘车舒适度较低,优势在于造价和运维成本低,综合造价约1.3亿元/公里,运维成本每年约350万元/公里,适用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接驳线、旅游景区观光线、城市内部居住区短距离交通等区间内小客流出行。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除地铁、轻轨、市域快轨外,适用于不同城市空间环境和客流特征的新型中低运量城轨交通系统有所创新。我们正在编制《金华市轨道交通中长期规划》,对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轨道开展系统研究,针对金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主要特征,通过综合比选推荐合适的制式。
推动金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实施金兰同城化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将按照国家、省有关轨道规划建设规范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将积极向省、国家报批。
(一)明确制式。聚焦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从运力需求、区域交通特征、技术合理性、环境影响、财政能力、工程经济性以及经济拉动等方面,对不同系统制式进行综合比选,选择适宜金兰线交通条件和需求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
(二)做实前期。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有关要求,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融合,科学确定建设规模、项目时序、资金筹措方案等,确保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政府支出规模与财力相匹配,着力提升投资效益,有序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三)积极争取。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省级层面支持金兰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在“十四五”期间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联系人:张** 联系电话:82469769
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