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3025/2024-00077

  • 文件名称:

    关于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兰85号建议的答复函

  •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 成文日期:

    2024-02-2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兰85号建议的答复函

    日期:2024-02-27 17:24:28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代表:

    感谢您对全市能源结构优化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0年全市碳排放总量3497万吨,碳排放强度0.76/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0.74/万元)。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787万吨标煤,能耗强度0.39吨标煤/万元,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0.37吨标煤/万元)。从消费侧看,六大领域中工业碳排放列第一,占比61%;从供给侧看,能源领域碳排放最高,占65%。整体而言,我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逐步脱钩,碳排放总量增速趋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渐趋向好,但重点领域碳排放占比高,产出效益低,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一是有序推进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是系统谋划,完善双碳顶层设计。编制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和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梳理全市碳达峰目标设定、路径选择、政策举措等。统筹各职能部门完成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和科创“6+1”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二是聚焦重点,系统多维发力。突出能耗双控攻坚,严肃抓好能耗双控和两高项目整治,推进重点高耗能行业用能预算化管理,柔性管控企业年度用能指标;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项目腾出用能空间。大力推进光伏倍增引领能源发展转型,全面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抵扣政策,力争2022年全市新增光伏装机40万千瓦。利用金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贯通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数据,开展企业碳账户金融试点,实施企业碳资产管理,争取央行碳减排贷款和绿色贷款资金。三是示范先行,开展低碳试点。全市已创建2个国家级整县光伏试点县、5个省级整县光伏试点县;1个省级低碳试点县;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园区、7家省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2个省级低碳乡镇、18个省级低碳村(社区)。

        二是提升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深入拓展电能替代工作,打造婺州窑、永康锡雕、义乌红糖等地方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电能替代字牌;持续开展百家企业能效提升专项活动,为企业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诊断评估,助力重点用能企业绿色转型;推广农业再电气化提升,在金东打造金华地区首个乡村用能示范小屋,实现兰溪杨梅等特色产品全产业链电气化,推动磐安中药材烘干行业电气化发展。2021年,全市完成电能替代项目 1032个,替代电量达 9亿千瓦时。

    三是鼓励发展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鼓励工商业用户建设新型储能电站,用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义磐棋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义乌国际商贸城综合楼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横店增量配电试点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实践项目等入选省2022年新型电力系统试点。支持“微网+储能”“新能源+共享储能”等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鼓励本地储能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降低储能成本。社会投资的义乌万里扬苏溪变储能20万千瓦示范项目列入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项目规划,全市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和调峰能力不断优化。

        四是推进水电峰谷时段分时电价优化调整。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积极与主管部门、水电站业主单位沟通,引导水电在11:00-13:00 时段停止发电或少发电,在高峰时段予以发电小时奖励,用好水电峰谷时段分时电价政策,提升中午时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五是鼓励水电发挥调峰优势。全市已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304座,总装机32.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21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吨。因小型水电站开机启动快,发电时间灵活机动,主要承担部分顶峰补偿任务。同时加快推进磐安、浦江、武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目前磐安抽蓄已完成投资17亿元、浦江抽蓄已完成预研、武义抽蓄争取年内纳规,全面提升我市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全市清洁能源供给结构优化。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能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郑** 联系电话:82469747

     

                                   

    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