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体系

日期:2023-04-06 16:05:51 来源:​金华市发改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目标

一、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建金高速公路TJ5标项目部范围内的隧道、桥梁、路基工程。

二、编制依据

本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国家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定与验收标准等,具体名称如下: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三、编制原则

认真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将施工引起的对环境的干扰、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目标

以建设优质、绿色工程、造福当地为目标。

五、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建金高速公路TJ5标项目部施工全过程中环保工程。

第二章 工程概况

浙江省建德至金华公路项目路线起自建德市杨村桥镇,接已建成的杭州至建德高速公路,止于金华市二仙桥东,接已建成的金华至丽水高速公路和杭州至金华高速公路,全长58.09公里。本标段起点为K2472+050,终点为K2476+567.273,主线长4.517公里;二仙桥东枢纽位于金华市赤松镇东北侧与曹宅镇西南侧交界处,与杭金衢高速交叉并与杭金衢高速上的金华东枢纽组合成复合式枢纽。A、B匝道分别上跨被交路杭金衢高速后与杭金衢高速相接,C、D匝道与杭金衢高速直接衔接,R匝道在金华东枢纽前分成RZ、RY左右两幅匝道最终接入金丽温高速两侧,互通枢纽线路长约3.62公里。

本标段合同工期为910天,责任缺陷期2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7年10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20年3月。本标段合同总造价为:5.79亿元,清单工程合计为:5.47亿元。本标段主要工程量有:

1、路基、排水、防护和通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1

路基挖方

m3

980365

2

换填土(清宕渣)

m3

174996.3

3

土石混合料填筑

m3

673106

4

上路床30cm透水性材料(清宕渣)

m3

43067

5

结构物台背回填(级配碎石)

m3

138813.3

6

锥坡及台前溜坡填土

m3

84695.5

7

填筑清宕渣

m3

17200

8

C25砼边沟A型

m

5597.1  

9

C25砼排水沟A型

m

7031.9  

10

C25砼截水沟

m

1487.4  

11

液压喷播植草灌(含骨架植草)

m2

74036

12

高次团粒基材混合物

m2

116525

13

Φ25精轧螺纹钢锚杆

m

16745.0  

14

HPB300钢筋

kg

17492.0  

15

HRB400钢筋

kg

129042.0  

16

C25砼骨架护坡

m3

3743

17

C20片石砼砌体挡土墙

m3

15732

18

M7.5浆砌片(块)石铺砌

m3

3814

19

M7.5浆砌片(块)石(改河)

m3

15325.4

20

Φ1.0圆管涵

m

139

21

Φ1.5圆管涵

m

124.1

22

1-6×4盖板涵

m

69

23

1-4×2.5盖板涵

m

47

24

1-5×1.6盖板涵

m

417

2、午塘头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午塘头隧道,为连拱式隧道,净高5.0m,净宽11m,起讫桩号为K2474+977-K2475+243,全长266米,Ⅳ级围岩200m,Ⅴ级围岩48m,明洞18m。

隧道名

围岩类别

单位

工程量

午塘头隧道

Ⅳ级

m

200

Ⅴ级

m

48

明洞

m

18

3、桥梁主要工程量

拟建桥名

孔数-孔径(孔-M)

桥长(m)

桩基(根)

系梁(个)

承台(个)

扩大基础(个)

墩身(个)

台身(个)

立柱(根)

盖梁(片)

台帽(个)

梁板类型

数量(片数)

钢箱梁(孔)

备注

秦盘岭线外小桥

1*16

34.184

18


2



2



2

16m矮T梁

5



秦盘岭1号大桥(左幅)

8*30

248.2

20

11

1




14

7

2

30mT

48



秦盘岭1号大桥(右幅)

28*30

848.2

60

42

1




54

27

2

30mT

168



秦盘岭2号大桥(左幅)

18*30

541

34

28


2



34

17

2

30mT

108



午塘里1号桥(左幅)

11*30

338.2

26

15

1




20

10

2

30mT

66



午塘里1号桥(右幅)

6*30

188.2

16

7

1




10

5

2

30mT

36



午塘里2号桥(右幅)

2*30

64.6

4

1


1



2

1

2

30mT

12



午塘里3号桥(左幅)

3*30

98.2

8

3





4

2

2

30mT

18



午塘里3号桥(右幅)

3*30

91

4

2


2



4

2

2

30mT

18



午塘里4号桥(左幅)

5*30

151

8

6


2



8

4

2

30mT

30



午塘里4号桥(右幅)

5*30

154.6

10

6


1



8

4

2

30mT

30



午塘里5号桥(左幅)

8*30

248.2

18

16





14

7

2

30mT

48



午塘里5号桥(右幅)

8*30

248.2

18

13





14

7

2

30mT

48



午塘里6号桥(左幅)

3*30

98.2

10

2

1




4

2

2

30mT

18



午塘里6号桥(右幅)

3*30

98.2

8

2





4

2

2

30mT

18



小溪垅大桥

5*30

158.2

24

18





16

8

4

30mT

60



小溪垅中桥

3*30

91

8

2


4



8

4

4

30mT

36



R匝道1号大桥

12*30

368.2

60

28

4




44

22

4

30mT

144



R匝道2号大桥

5*30

158.2

46

8

4




24

8

4

30mT

73



R匝道3号大桥

左幅:4*30+4*30+(35+40+2*35)+(52+38+50)+3*35
  右幅:3*30+3*35+2*30+(35+40+2*35)+(38+57+45)+3*30

638.2

86

60

6


2


64

32

4

30mT梁、35mT梁、40mT梁

180

共3孔:左幅52+38+50右幅:38+57+45


RZ匝道1号中桥

3*30

98.2

12

1

2




4

2

2

30mT

18



RZ匝道2号特大桥

3*30+3*30+3*25+4*40+3*30+3*30+3*35+2*35+3*40+(25+2*30)

1013.2

74

28

8




60

30

2

25mT梁、30mT梁、35mT梁、40mT梁

186



RZ匝道3号小桥

1*8

16.2




2





2

8m空心板

12



RY匝道1号小桥

1*8

16.2




2





2

8m空心板

12



RY匝道2号特大桥

2*35+3*25+3*40+3*35+4*35+4*30+3*30+3*30+5*25+3*30+3*30+4*26.6

1229.6

96

33

13


1


77

39

2

25mT梁、26.6mT梁、30mT梁、35mT梁、40mT梁

240



A匝道大桥

3*20+4*30+4*30++(18.8+20+2*18.8)+(41.7+30+29.8)+(24.2+29+36)+4*20+3*20+3*30+2*30

865.3

74

35

2


1


66

32

2

18.8mT梁20mT梁、30mT梁

141

共6孔:(41.7+30+29.8)+(24.2+29+36)


B匝道1号中桥

4*20

88.2

12


1




6

3

2

20mT

20



B匝道2号大桥

3*20+3*40+3*35

293.2

24

8

3


1


14

7

2

20mT梁、35mT梁

30

共3孔:3*40


B匝道3号中桥

3*20

68.2

18

2

2




6

2

2

20mT

24



C匝道1号大桥

(23.808+2*25)+3*25+2*26.6+3*40+3*25

405.2

28

10

3




23

13

1

23.808mT梁、25mT梁、26.6mT梁、40mT梁

67



D匝道1号大桥

25+25+35+25

118.2

11


1





3

2

25mT梁、35mT梁

20



E匝道1号中桥

3*30

98.2

12

2





6

2

2

30mT

22



E匝道2号中桥

3*20

68.2

8







2

2

20mT

15



小黄村桥

1*13

22

4


2






2

13m空心板

1



人行天桥

2*30

68.2

2


1

2



1


2

30mT

6



机耕通道

1*8

16.2

8


2






2

8m空心板

4



汽车天桥

40


2



1



2

1

1

40mT

4



合计


871

389

61

19

5

2

615

307

82

共计1986片,8m空心板28片、13m空心板1片、16m矮T梁5片、18.8mT梁15片、20mT梁135片、23.808mT梁4片、25mT梁125片、26.6mT梁34片、30mT梁1372片、35mT梁176片、40mT梁91片,合计60675.9方。



第三章 环境保护目标

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条件都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排放标准达到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

第四章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保证体系,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详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图”。

为了有效加强本标段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领导小组,环保小组负责在办公会和生产会议上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为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完善、有效的环境保护与组织机构(详见环保组织结构图)。

一、成立环保领导小组

组  长:朱培良

副组长:曹珏宇  樊旭强

组  员:王志金  王晓卫  宋华飞  那杨杰  潘仲金  石永太  李芳  张宇  章人杰  陈锋  各施工班组负责人

环保领导小组负责环境保护方案的策划和组织安排,具体工作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实施。



一、    环保组织机构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是工程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施工环境管理承担主要领导责任,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对环境管理承担直接领导责任,总工程师对环境管理的相关技术承担直接责任,工区其他人员承担相关责任。

安全环保科是工区工程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对项目施工区域内的环境管理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1) 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健全环境保护及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及工作负总责。

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好的做法,并在组织推广应用。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工作负总责。制定和签发本标段施工环保及实施性计划。

领导和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分解施工环保及目标,并责任到人实施。

(2) 小组成员和环保负责人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发包方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遵照执行项目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指导和服务工作。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负责环保管理体系在本职权范围内的有效运行。

(3)各施工班组负责人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及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

遵照执行项目部下发的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和指令,同上级业务部门保持联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保证环保管理体系在本项目有效运行。加强对本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使人人知道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对本施工区域内的环保及工作负全责。

(4)安全环保科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

拟定项目施工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与地方环保部沟通,接受其业务上的监督和指导。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上级规章制度,对辖区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参与环保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做好环境记录及档案管理工作。

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协助综合管理科制定项目塑形规划。

(5)安全环保科每周定期组织环保检查,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内容主要为:

①环保设施及其有关工程是否纳入施工计划;

②环保设施及其有关工程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③环保设施及其有关工程的施工是否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④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组织安排等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⑤单位工程竣工后,主体工程以外的周围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破坏是否得到恢复。

(6)、应自觉接受监理、业主和地方环保部门等相关方的现场检查。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检查和弄虚作假。

(7)、工区制定年度财务计划中,应明确必要的环保经费投入。

(8)、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妥善处置生活、生产垃圾。

二、实行环保工作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推动环保工作。

专职环保负责人负责具体的施工环保措施的制订、监督落实,及时上报环保工作动态,根据环保相关法规、大力抓好工地宣传教育,发动全体职工从我做起,消灭污染源头。

各作业班组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检查工班环保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满足环保措施要求,确保环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三、加强环保工作宣传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工作宣传,深入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工作,编写环保宣传教育资料,充分利用工地宣传形式,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知识及保护要求,宣传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

四、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为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按设计环保措施实施,全过程进行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随时掌握环境资源变化,提供可靠的环境变化信息,适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及临建设施恢复措施

本标段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为指导;以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与和工程同时施工为准则;以建设优质、绿色工程为目标;以严格管理、文明施工为手段;确保建设优质工程,保护好当地环境,造福当地。

项目从开工就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本标段环保做了全面规划,与当地环保部门及时沟通,落实环保的各项法规,采取多方面措施,做好环保工作。

一、思想教育和制度保证措施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细则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无条件的接受环境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二、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环境保护内容

环境的影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另外一层是外部环境,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地表下沉;水文条件变化、枯水、水位降低、水质污染等;对周边结构物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准备阶段环保措施

施工临时用地规划、布置充分考虑环保要求。通过合理规划,紧凑安排,保证尽可能少的临时占地。对必须占地的临时设施尽量考虑荒地及其他弃耕的土地。通过周密考察,认真论证使布局达到最优化,符合“环保安全、合理、适用”的原则。

加强施工管理,尽最大可能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最大程度的保护树木、植被和土地资源不被破坏。对可移植的作物先做好事先规划。

合理选择弃渣场,按照规范弃渣、弃土。避免开挖的土方、石方随意丢弃,造成环境破坏。

合理选择复耕土堆放场,对复耕土妥善保管,用于今后复耕使用。加强环保宣传,使施工人员遵守环保的各项法规。

切实做好各个不良地质路段的防治工作,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施工便道尽量使用现有乡村公路作为施工的临时便道,并在局部地段进行加固,做到永临结合

(2) 施工中的环保绿化措施

环境保护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对路基进行护砌、绿化施工,防止冲刷影响结构安全及,避免污染环境,并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要求开展环保工作。

施工现场设封闭围挡,防止与施工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防止施工作业影响周围环境。

严格遵守达标排放的原则,妥善处理施工用的废水、生活污水,利用临时排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经处理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生产和生活区均设置三级沉淀池,将场内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通过主水沟汇集到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排放到场区附近的污水沟内,沉渣干化后,弃渣有序堆放和处理。

施工现场设垃圾堆放点,施工弃渣、废料、生活垃圾等必须弃于垃圾堆放点,及时拉运出场,并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采取适当的工程防护措施。禁止乱丢乱弃,污染水源。对能综合利用的弃渣,应充分利用。

对各种机械废油、各种脱模剂、混凝土外加剂等化工产品严格控制,小心使用,防止流失入附近水源中。尽量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有效减少跑、冒、滴、漏数量及维修次数。机械设备及运输车俩的维修保养尽量集中进行,收集的废油及其他含油废物,如工区没有处理能力,应交由取得营业执照的专业处置单位集中处理,不得擅自排放、倾倒。

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扬尘污染严重的施工区域,混凝土拌和场、运输便道等应定期洒水。在大风天气里不得进行对环境产生扬尘污染的土方回填、转运作业。

尽量采用先进机械设备,采取有效吸音降噪措施,尽量避免居民休息时间施工,减少施工振动产生的噪声污染。

搞好驻地区的植草绿化工作,同时通过浇水、施肥、修剪与消除虫害等必要的作业,确保植物的成活率,使种植物始终处于健康的生长状态。

施工区内的杂草、杂物和碎屑垃圾等要及时清除,保持整洁。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环保六不准” ,即不乱丢不乱弃;不乱排污水;不随意损坏植被;不随意开辟施工便道;不随意设建临时工程。

(3)施工过程环境保护

1)采用先进工艺,规范施工操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河岸、河道、水体的影响。

2)施工机械严格检查,防止漏油。

3)为避免噪声污染,施工中采取:混凝土拌合站、预制厂、钢筋加工厂等尽量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合理规划机械设备,使高噪音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音叠加。

4)为保护空气环境,减少粉尘、扬尘,施工中配备一台洒水车,运输易飞逸物品时(石灰、细砂等),装车时必须压实,必要时采用防风遮盖措施。

5)对各种机械废油、各种脱模剂、混凝土外加剂等化工产品严格控制,小心使用,防止流失入附近水源中。

(4)临时建设设施及生活区

1)保护水土资源,采取有效措施恢复临时用地和施工便道,施工结束后,沿线施工驻地、施工便道、拌合站等临时占地采取措施使其复耕、复林。

对临时占用的林地、荒地,在把废渣、废料、临时建筑拆除完毕后,清除硬化层,使土地平整、翻松,恢复改变的排水、灌溉系统。

2)采取必要措施防治水污染,保护沿线水环境。

生活污水、垃圾不直接排入饮用水源。建筑材料、油料、油漆、有毒化学物品远离饮用水源。部分施工用料:水泥、石灰等堆放场设在远离水源、暴雨径流冲刷小的位置。

3)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对动物活动的影响。施工中严禁伤害和捕猎野生动物,遇到野生动物受到伤害,应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

4)严格规范爆破作业,切实保证沿线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5)施工现场的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

对驻地、材料堆放加工场地进行场地硬化。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宿舍、食堂生活区进行植草绿化,仓库等临时生产房屋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并在竣工后及时拆除,进行退耕、绿化。

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餐饮具和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的不可自然降解塑料包装袋。

施工和生活服务设施中应尽量使用电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油类等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

生活区和固定的生产场地(如拌合场、预制场、桥梁工地等)设置临时厕所、垃圾箱,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主动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积极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的危害,搞好防病治病工作。

3、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防治

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生活驻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合理规划机械设备,使高噪音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音叠加。噪音大的施工机械尽量避开村民休息时间使用,保证村民的生活和休息。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在进出村庄路段严禁鸣喇叭。

4、水污染的防治

拌和楼、大型机械、料场附近设沉淀池,将污水、废水等进行过滤好按规定排放,避免污染河道、农田。

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及沿线各段水产品养殖池不受污染: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除去悬浮物、油类物质并进行中和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流,并对可能造成水产品养殖池污染的地段采用用移动式泥浆箱代替泥浆池,防止污染。

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砼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对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弃土和污水妥善处理。

5、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如下措施:

(1) 内容

1)、水环境保护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不对原地层造成较大的破坏,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废水排放前要经过处理并排放到远离居民生活用水区,并由环保协调部定期联系当地环抱监督部门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当地水质不被污染。

2)、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各种材料拌和站的设置、弃碴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

(2)水土保持措施

保护生态,做好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

建立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员,建立健全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施工前邀请地方部门共同对沿线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共同制定方案和措施。

对生产生活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6、临时用地的恢复保护措施

项目从开工就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本标段环保做了全面规划,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方案。本标段内的临时用地大部分为开发商用地,荒地、弃耕地,少量果林、旱地及水田。

(1) 弃碴场恢复保护措施

弃碴场选择在业主指定的地点,本着“先挡后弃”的原则进行弃碴;工程开挖地表产生的弃碴,应得到妥善的处理和有效的利用,严禁弃置于河床和农田,避免危害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对弃碴场的地表土集中堆放,以便工程结束进行复耕。

(2)临时驻地、拌和站、加工场地的恢复保护措施

施工按有关协议和要求进行,力求做到少占良田耕地,少占池塘、林地,尽量不破坏自然植被及水利设施。

工程竣工后,对这部分的临时用地,对占用的耕地尽可能的复耕,对非耕地部分,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规划,交给地方。

第六章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为提高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环境污染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建金高速公路TJ5标项目部工程施工造成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废固、燃烧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水水源的污染事故。

二、领导小组职责

(1)项目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管区内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对重大环境污染时,负责对第一现场的保护,配合上级联动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取证;负责组织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保卫工作;负责对参入救援指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应急响应结束后,负责对环境恢复、事态修复措施的落实,消除隐患,恢复生产。

(2)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内外的通讯联系,要保证信息畅通,随时保持内外、上下联系,传达救援信息和上级的指示、命令。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响应时的物资供给和救援人员防护用品的发放;负责对指挥车辆和疏散人员需用车辆的调配;负责对救援指挥和联动部门人员的生活安排。

(4)救援抢险组: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执行救援小组对事故救援的处理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5)医疗救护组:在事故发生或应急响应过程中,如发现人员中毒或受伤,先行组织现场救治,然后转入就近医院救治,病情或伤情严重的要与当地“120”急救中心联系,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救治。

(6)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和道路畅通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

(1)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后,由组长或副组长立即组织相关小组人员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展开救援工作。

以最快的方式了解下列环境污染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A、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污染范围。

B、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

C、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

D、制定先期预采取救援措施,下达各小组任务。

E、向上级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F、迅速向发生大气污染和污染扩散范围内地域发出报警信息。

(2)应急处置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达到现场后,根据上述了解的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先进行个人安全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救援,尽快进一步确认所了解的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确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上级批准后,立即组长组织实施。

对大气或其他环境受到污染时的应急处置:当空气受到有毒气体污染后,发现人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和上级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组织现场有可能受到环境污染的人员向逆风方向撤离—救援小组奔赴现场组织抢险—阻止或消除污染源—恢复环境或修复生态—调查事故原因—处罚责任人—上报事故报告。

当水源受到有毒物品污染后,发现人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和上级环境污应急染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组织现场有可能受到水污染的人员撤离—向下游有可能受到污染的有关地区发出危险报警信息—救援小组奔赴现场组织抢险—能阻断水源的立即阻断水源—迅速派人巡视,防止人、畜误饮—监测水质—解除警报—调查事故原因—处罚责任人—上报事故报告。

四、奖罚

工区每年度对环境管理工作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发生重大污染事件,被地方环保部门处罚的,工区按地方环保部门处罚金额50%的基础上进加重行处罚。罚金由工区计财部直接划拨,并纳入专项奖励基金。

涉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相关单位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给予处分。

造成他人经济损失的,须承担赔偿责任。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隐瞒事故者,经查证属实,对事件责任单位、相关责任人加倍处罚。

各成员单位要支持环保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认真听取检查意见,努力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水平。对环保监管工作设置障碍、刁难或对工作人员打击报复的,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建金高速公路TJ5标项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