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3025/2023-00253

  • 文件名称:

    市发改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 成文日期:

    2023-04-2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市发改委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日期:2023-04-26 15:44:20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战疫情抢发展,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以超常规举措应对经济超预期冲击,为全市推进“两个先行”贡献发改力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助推经济稳进提质超常发力。一是聚焦指标创新建立日常调度机制。采用先行指标、实物量指标和工作指标,创新建立经济运行预警智控指数和“日跟踪、周监测、月研判”监测机制,每周牵头开展会商调度,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研判。二是顶格发力制订一揽子政策。相继出台战疫情抢发展16条、稳经济36条等5轮经济稳进提质政策包。建立“任务分解、清单管理、实时监测、督促检查”政策集成落地机制,政策集成落地综合指数走在全省前列(9月、10月全省第一)。三是统筹开展月度晾晒。围绕全省统一晾晒的28项指标每月开展晾晒复盘,精准分析各县(市、区)短板问题,逐月明确目标任务。

    (二)扩投资优结构行动提速增效。坚持专班化运作、清单化管理,抓开工建设、时序进度、要素保障,累计争取上级奖补资金4.79亿元,全省占比18%。全市固投增速连续11个月走在全省前列,获评全省二、三季度及全年投资“赛马”激励。一是系统思维抓统筹。高规格召开全市扩大有效投资大会,建立以省市项目为重点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日跟踪、周监测、半月调度”。每季开展有效投资大晒拼和“赛马”激励评比。制定《金华市区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市区主核优化布局支撑性项目80个,构建中心城区“一主一新”空间格局。二是滚石上山强推进。省“4+1”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9.4%。86个集中开工项目开工入库率100%,2批集中开工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达到110%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1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前瞻布局谋项目。发行专项债项目138个191亿元,储备2023年项目276个;投放金融工具项目19个31.14亿元。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额度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38个,列入实施类14个,数量全省第三。梳理未来5年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1025个、总投资1.26万亿元。

    (三)共同富裕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体系架构不断完善。成立市委共同富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领导小组例会、社建委主任办公会等制度,将共富工作纳入全市“扛旗争先大晒拼”。建立“八婺共富·双星争华榜”星级评价体系,实行月跟踪通报、季督查晒拼、年考核评估,形成“例会推进、晾晒比拼、闭环督考、智库研究”的工作机制。二是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迭代金华市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系统架构图,制定完善牵一发动全身的“六大方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纳入全省试点,率先全域推广“浙里新市民”应用。三是试点案例取得突破。入围全省第二批试点3个、两批最佳实践案例共10个,初步形成全民安心医保城市、“十百千万”结对行动、新业态劳动者社会保障集成改革等“三个一批”成果。《浙里共富》刊发经验做法16篇,相关工作获国家级领导批示6次、省部级领导批示38次,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四)改革标志性成果逐步涌现。一是数字社会综合评价全省第二。迭代数字社会系统架构。坚持“谋划一个、打磨一个”,每月开展“路演比武、上线比量、监测比优”,实战提质重点应用。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1个、数字社会“最佳应用”4个。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访问量全省第1,数字社会综合评价全省第二。二是“发改大脑”建设走在前列。系统梳理发改核心业务,积极谋划打造重点应用,“发改大脑”入选省级试点并在全省率先全面贯通,兰溪科室屏建设全省推广,获孟刚主任肯定表扬。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通报表扬“金华双碳数智应用承接有力”。三是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深入。清单化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精准穿透、以评促优”的营商环境督查体系,梳理归集营商专区应用场景40个。“新业态者在线”“浙里市场义码治理”2个营商微改革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最佳案例,获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四是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金东区为试点纵深推进审批“承诺制”改革。《审批“承诺制”助力百亿新能源汽车项目快速落地》典型案例获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

    (五)新发展动能不断培育壮大。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平台。东阳新材料产业平台入选省级第四批“万亩千亿”平台培育名单。开展第二批市级“万亩千亿”平台评选,重点培育永康高端农林草装备、武义新材料产业平台。新命名省级特色小镇3个,创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2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1家。二是优化服务业发展体系。高规格召开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制订《金华市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5+4”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成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区4个。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制定加快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入选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制定《金华市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风光倍增计划,新增光伏装机63万千瓦。开工建设大唐金华天然气发电、浙能镇联电燃机异地迁建等清洁能源项目,完成清洁能源项目投资59亿元。

    (六)内陆高水平开放深入拓展。“四大建设”和海洋经济建设获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并获省海洋(湾区)经济发展资金4300万元。一是积极融入重大战略。统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跨区域投资项目统一在线审批监管机制创新经验全省推广。宁波—金华作为长三角唯一城市群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加快“两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义新欧、义甬舟等开放通道建设,“义新欧”全年开行2269列、增长19.2%,开行数量居全国第3。二是深入开展城市定位研究。第一时间开展“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研究,高站位谋划提出“三中心三高地”建设目标和《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三是全力推进支撑性项目建设。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2个百亿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复。华东国际联运港入围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七)群众获得感大幅度提升。一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对标基本公共服务“1+11+N”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金华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出台《金华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推动高耗能企业、亩产税收CD类企业有序用电,确保极端天气大电网平稳有序。完成市辖区定价目录授权,出台首个市域轨道交通运价方案,根据油价变动6次调整市区客运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三是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制定《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方案》,统筹强化市域结对帮扶力量。推动武义-永康、磐安-金义新区“产业飞地”建设,通过省级评审并获奖补资金4800万元。四是打造对口工作金名片。新增与巴中市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制定金华市与巴中市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义乌“百县万品”入选全国首批消费帮扶典型案例。金华、永康“军地一体化”数智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平台建设现场会在金召开。推进“民参军”主体培育,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培育军工资质企业37家,省级示范企业7家、入库企业131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外部环境逐步宽松,政策红利加快释放,市场信心逐渐恢复,我市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有望保持企稳向好态势。市发改委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对标“扩大份额、争三保四”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6方面25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提速和投资放量

    1.开展重大项目“十百千万”攻坚行动。谋划系统推进重大项目的体制机制,聚焦10个重点领域,推进100个标志性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万亿元以上。

    2.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投资放量。争取2023年省重点项目50个以上,力争项目数排名全省前四,开工率达100%,年度投资完成率110%以上,争创“红旗”项目10个以上。安排全市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左右,开工率95%以上,年度投资完成率110%以上。

    3.做优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出台《金华市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十条举措》,强化项目谋划、要素宝行、攻坚推进全流程管理服务。进一步深化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等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债项目审批。千方百计抢抓政策窗口机遇,积极争取专项债、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各类资金支持,加强重大项目资金要素保障。

    (二)坚定不移抓经济调度和政策调控

    4.迭代经济运行调度机制。聚焦“日跟踪、周监测、月研判”,迭代升级经济运行预警智控指数体系,优化经济调节e本账建设。

    5.推动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围绕晾晒指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聚焦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强化指标研判预测,开展形势调研分析,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加强重点企业监测,做精经济形势分析。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和“八八战略”评估。

    6.加强政策全周期储备。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立足更长周期,未雨绸缪加强政策储备、用好政策工具。统筹开展政策落地绩效评价分析,优化政策工具搭配组合,形成同向发力叠加效应。

    (三)坚定不移抓共同富裕和支援合作

    7.完善共同富裕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例会推进、晾晒比拼、经验总结”四大机制,优化“八婺共富·双星争华榜”,实现纵向贯通、高效联动、紧密协作,及时总结提炼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成果,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

    8.着力补齐短板指标。建立短板指标攻坚日常调度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牵头部门及各县(市、区)主体责任。紧盯全省考核、“四感”得分、山区县考核等指标逐一分析研判。武义、磐安山区县考核力争全省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前列。

    9.加快打造标志性成果。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建立“六大方案”实施定期复盘和效果评价机制。争创省级试点及最佳实践5个以上,做精做强前两批入围的6个省级试点,力争全省复制推广。开展市级试点培育,制定市级试点管理办法。滚动推进富民增收“8+X”支撑性项目建设,对第一批14个项目实行晾晒闭环管理。

    10.争创对口工作新成果、新亮点、新模式。深入实施《金华市与巴中市(川陕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强化项目带动和区域协作,实施帮扶项目60个以上,力争东西部合作全省考核获得“好”等次。持续推进“十城百店”2.0版、“百村千厂”“万亩亿元”工程,擦亮义乌“百县万品”帮扶品牌,对口支援工作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11.不断升级山海协作。推动结对双方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在平台共建、产业共兴、项目共引等方面实现精准对接。加快推进“三类飞地”建设,推动武义-永康、磐安-金义新区“产业飞地”落地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消薄飞地”实现返利1500万元以上。推动磐安在杭州布局“科创飞地”。

    (四)坚定不移抓战略赋能和改革赋能

    12.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金华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内陆开放联动发展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开展友好城市交流合作。

    13.纵深推进内陆开放。重点推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甬金高速扩容、诸暨至义乌高速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重点加快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中国(永康)科技五金物流港、兰溪港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等物流平台建设。争取金华(义乌)纳入第二批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集结中心示范工程。

    14.深化数字社会系统建设。迭代完善数字社会系统架构,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数字社会建设机制,聚焦“三张清单”谋划重点应用20个以上。争取全市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访问量保持在全省前三。总结提炼重大理论和制度成果10项以上。

    15.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任务清单落地落实,优化完善“浙里办”金华营商服务专区。紧盯营商环境统一晾晒指标,力争“无感监测”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拓展行业信用监管,探索行业信用评价和信用承诺。围绕“一县多场景一示范”,打造信用惠民示范案例10个。

    16.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迭代升级“浙里新市民”应用场景,完善积分应用体系,力争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升。

    (五)坚定不移抓平台提能和产业转型

    17.做大做强产业平台。聚焦未来产业做好重大平台梯度培育和提档升级。推动3个省级“万亩千亿”平台投资超100亿元,产值超1000亿元。重点培育金华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平台和永康智能装备产业平台,力争纳入省级“万亩千亿”平台。

    18.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落实《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一县一业一策”,完善服务业纾困和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2个以上。启动服务业高水平领军企业培育,强化“一企一策”政策支持。培育推进实施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服务业项目1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

    19.加快乡村产业发展。高标准推进2个国家级、14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试点建设,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积极争创第四批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力争新增省级试点3个以上。全力推进小城市试点、特色小镇、千年古城等新型城镇化载体建设,支持芝英、柳城、汤溪高品质打造省级样板。

    20.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印发实施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六大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磐安低碳试点县建设。全市域启动GEP核算工作。力争省双碳数智平台工业领域应用场景试点建设和碳普惠推广应用保持全省前列。

    21.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大唐金华天然气电厂、镇海联燃机迁建2个支撑性项目建设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完成能源领域投资60亿元以上。重点做好浦江、武义的抽水蓄能电站前期,谋划市区天然气储气站,义乌、兰溪和金华开发区的大型储能项目。

    (六)坚定不移抓民生保障和风险防范

    22.加大力度降本减负。全面落实降本减负一揽子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调整出租车收费标准。出台《金华市非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建议方案》。

    23.确保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稳定。深入开展管道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现场督查,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确保油气长输管道始终安全稳定运行。

    24.落实能源“双控”提升能效水平。严格落实《金华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三年行动方案实施计划》,狠抓高耗能企业错峰生产,实施能效引领行动,严格限制“两高”项目,全年盘活能耗25万吨标准煤以上,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储能、节能产业和低碳清洁能源,力争2023年完成投资46亿元以上。

    25.全力抓好民生实事。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深化与浙师大市校战略合作,深入实施“名城名校名学”工程。加强价格监测调控和成本调查,居民消费价格(CPI)控制在调控目标内。